7
音响指的是成套产品,包括,音源、前级、功放机、音箱。很显然,功放机是音响的一部分
1、音源(播放音乐、歌曲的器材):如CD机、影碟机、录音机等;
2、功放(用来驱动音箱喇叭的器材):分分体式(包括前级和后级)和合并式功放,既把前级和后级制作在一个箱体内。前级一般是用于调节音质的器材,一般把调音设备如均衡器、卡拉OK机等也包括在内,而后级是纯功放,是驱动音箱喇叭的功率放大器。
专业音响工程在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,遇到这些疑难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
①、灯光失控现象
在音响工程中有时会出现灯光运动不协调,不受控制或者出现错误动作的现象。虽然轻微的灯光失控不会影响正常运行,但是如果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,那么这个小故障很可能会转换成大故障。再者,任何的演出都不会容忍灯光失控的现象。
②、音响设备的外壳出现带电现象
音响工程的运行必须要用电,所以在音响设备调试的时候往往出现音响设备外壳带电的问题,虽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是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害工作人员的安全,这还是不容忽视的。
③、视频图像显示不正常
专业音响工程中的视频传输距离一般都比较长,通常信号还需要经过视频处理和分配以后,再给多台显示设备,中间的环节也比较多,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不好,影响观看效果,所以应该进行处理。
掩蔽效应
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会使听音者对某一个声音的听力降低,这称之为掩蔽。当一个声音的强度远比另一个声音大,当大到一定程度而这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,人们只能听到响的那个声音存在,而觉察不到另一个声音存在。掩蔽量与掩蔽声的声压有关,掩蔽声的声压级增加,掩蔽量随之增大。另外,低频声的掩蔽范围大于高频声的掩蔽范围。
人耳的这一听觉特性给设计降低噪声电路提供了重要启发。磁带放音中,有这样的听音体会,当音乐节目在连续变化且声音较大时,我们不会听到磁带的本底噪声,可当音乐节目结束(空白段磁带)时,便能感觉到磁带的“咝……”噪声存在。
为了降低噪声对节目声音的影响,提出了信噪比(SN)的概念,即要求信号强度比噪声强度足够的大,这样听音便不会觉得有噪声的存在。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而成的。
多普勒效应
多普勒效应揭示移动声音的有关听音特性:当声源与听音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,会感觉某一频率所确定的声音其音调发生了改变,当声源向听音者接近时是频率稍高的音调,当声源离去时是频率稍降低的音调。这一频率的变化量称为多普勒频移。移近的声源在距听音者同样距离时比不移动时产生的强度大,而移开的声源产生的强度要小些,通常声源向移动方向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