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
音响调音技术中的13条定律和效应
1.频率域的主观感觉
频率域中重要的主观感觉是音调,像响度一样音调也是一种听觉的主观心理量,它是听觉判断声音调门高低的属性。 心理学中的音调和音乐中音阶之间的区别是,前者是纯音的音调,而后者是音乐这类复合声音的音调。复合声音的音调不单纯是频率解析,也是听觉神经系统的作用,受到听音者听音经验和学习的影响。
2.时间域的主观感觉
如果声音的时间长度**过大约300ms,那么声音的时间长度增减对听觉的阀值变化不起作用。对于音调的感受也与声音的时间长短有关。当声音持续的时间很短时,听不出音调来,只是听到“咔啦”一声。声音的持续时间加长,才能有音调的感受,只有声音持续数十毫秒以上时,感觉的音调才能稳定, 时间域的另一个主观感觉特性是回声。
掩蔽效应
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会使听音者对某一个声音的听力降低,这称之为掩蔽。当一个声音的强度远比另一个声音大,当大到一定程度而这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,人们只能听到响的那个声音存在,而觉察不到另一个声音存在。掩蔽量与掩蔽声的声压有关,掩蔽声的声压级增加,掩蔽量随之增大。另外,低频声的掩蔽范围大于高频声的掩蔽范围。
人耳的这一听觉特性给设计降低噪声电路提供了重要启发。磁带放音中,有这样的听音体会,当音乐节目在连续变化且声音较大时,我们不会听到磁带的本底噪声,可当音乐节目结束(空白段磁带)时,便能感觉到磁带的“咝……”噪声存在。
为了降低噪声对节目声音的影响,提出了信噪比(SN)的概念,即要求信号强度比噪声强度足够的大,这样听音便不会觉得有噪声的存在。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而成的。
专业音响工程在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,遇到这些疑难问题该如何解决呢?
①、灯光失控现象
在音响工程中有时会出现灯光运动不协调,不受控制或者出现错误动作的现象。虽然轻微的灯光失控不会影响正常运行,但是如果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,那么这个小故障很可能会转换成大故障。再者,任何的演出都不会容忍灯光失控的现象。
②、音响设备的外壳出现带电现象
音响工程的运行必须要用电,所以在音响设备调试的时候往往出现音响设备外壳带电的问题,虽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是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害工作人员的安全,这还是不容忽视的。
③、视频图像显示不正常
专业音响工程中的视频传输距离一般都比较长,通常信号还需要经过视频处理和分配以后,再给多台显示设备,中间的环节也比较多,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不好,影响观看效果,所以应该进行处理。
会议室音响是一个正常的会议室所不可缺少的,会议室纵向平面的形状有规则形和不规则形两类,会议室音响音质的设计有什么技巧呢?
在带有境框台口箱形舞台空间的剧场型多功能厅中,设置舞台音乐罩以便满足交响音乐会演出的需要,对于具有伸出式舞台、中心式乐台灯环绕是多功能厅中,设置浮云式反射板等声学反射面,来提供早期反射声。